
2007年见顶在2007年时,股市波动率走低,大家依然在歌舞升平中。我们在3月13日的Daily Obversations中提出了次贷问题。我们认为过去几年投资银行创造的大量金融创新产品CDS,CMO等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金融创新导致信贷去了更加危险的借款人。这些看似没有太大风险的资产,其实隐藏了巨大风险。2006年12月,第二大的次贷贷款机构新世纪,披露他们2.5%的贷款,连第一笔贷款都还不出来。当银行和投资者要求新世纪还钱时,这个机构拿不出钱。
网友在台湾“批踢踢”论坛发文讽刺,“是的,蔡英文还没毕业,就写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论文并发表,真神人也!”此话一出,引起网友众议。有网友称:“呵呵,当大家没读过博士,没读过书。”“自我贴金有点夸张”“1983还没毕业啊,只能自称博士候选人”“有论文也不等于她写的”
同时《意见》指出,被纳入社保“黑名单”的失信主体,经办机构可结合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督促失信主体在3个月内整改。整改到位后,失信主体可提请经办机构确认,经办机构应在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将其移出社保“黑名单”;整改不到位的,经办机构应启动警示性约谈程序。经办机构应对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失信主体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警示性约谈。约谈记录(包括拒绝约谈或不配合约谈等情形)记入失信主体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又有不少银行“摩拳擦掌”准备进场,不过这一次不是上述的“私募ABS”,而是“同业存款类ABS”。有券商人士透露,今年将江浙一带的股份行、城商行有参与。(咳咳,是谁,你猜)腾挪出的同业借款额度,继续同业借款给别的机构(主要是一些非银金融机构),以此突破同业借款业务天花板。
及时止损还是雪上加霜?那么,董事长离职后,对上市公司有什么样的影响?中泰证券在《关注四季度解禁压力下高管的离职风险——市场资金面观察》一文中指出,不少上市公司高管变动,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机制。第一种是“背黑锅”现象。“在上市公司面临业绩回落,经营活动面临重大风险时,更换管理人员,成为公司寻找‘替罪羊’的方式。”其认为,这种情况下,如果新任者并不具有其职位匹配的能力,导致业绩回落,公司股价可能面临进一步探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严格地讲,这是中国内部事务。但是既然国际上有个别人对此发表了评论,我在这里愿意阐述中国政府的正式立场。我们注意到这个案件已经做出了判决。大家也都看到,当年持续了79天的非法“占中”严重冲击了香港特区法治,对香港的繁荣稳定、对香港特区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都带来了严重损害。我相信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府做出维护公众正常生活秩序的决定,应当是无可非议的。中央政府坚定地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惩治非法“占中”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者。我也想提醒任何其他国家人士,把这个片面理解为“对香港特区社会自由造成损害”,是毫无道理毫无根据的。只要看看在其他国家发生的情况,就能得出公正的、不带偏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