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进口小幅回升,主因中国加大力度购买美国农产品,但是美国并未实质性放松对中国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7月中国进口增速-5.6%,较6月回升1.8个百分点。分进口产品看,7月农产品和大宗商品进口同比分别为10.3%和9%,分别较上月上升16.4和3.5个百分点。其中,大豆进口数量及金额同比分别为7.9%和-8%,分别较6月上升33和2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分别为-12.3%和-7.9%,分别较上月大幅下滑7.7和1.9个百分点,反映美国虽然在G20峰会中提出放松对华为零部件的管制,但并未实质性放松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
十、步入通缩,PPI同比三年来首次转负,猪周期和猪瘟推升CPI,但非食品CPI下行PPI时隔3年重回负区间走向通缩,当前原油、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纷纷下跌、黄金大涨、债市收益率下行,全球主要大类资产交易反映经济下行的预期。7月PPI同比-0.3%,环比-0.2%,同比时隔三年之后再度落入负区间。其中,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影响,7月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加工价格明显回落,环比分别为-5.4%和-2.4%。煤炭开采价格环比-1.5%,主因前期各发电厂为应对暑期用电高峰加大采购,透支本月需求。此外,7月黑色采选环比上涨4.6%,主要受铁矿石供给扰动、成本上升影响,但8月以来,需求不振使得螺纹钢价格明显下跌,房地产融资全面收紧拖累地产投资,黑色、水泥价格可能面临持续压力。展望未来,内外需疲弱,PPI将进一步通缩,企业盈利承压,民企和中小企业经营问题增加凸显。
摩根大通认为,美元今年的强势主要来源于财政刺激,随着美联储加息节奏与经济基本面背离和刺激效果减弱,美元的强势很难成为长期趋势;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的货币仍将面临美元以外的种种挑战。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元与世界其他货币两极分化的走势非常突出,但这样的走势又能维持多久呢?
责任编辑:李锋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李皓洁)珠江人寿的偿付能力水平在监管红线边缘徘徊一年后迎来反转。5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2019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珠江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提升。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该数据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发债影响。同时,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总额不超过35亿元资本补充债的发行工作。
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欧美在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商业利用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问题。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张金平看来,欧盟的严厉法规虽然更好地保护了个人信息,但互联网产业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美国的法规虽然促进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数据信息泄露重大案例频繁发生。
取代牛奶?还不行6000年前古巴比伦一座神庙中的壁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于人类获取和饮用牛奶的最早历史记录。但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早在12000年前,人类就开始驯服牛作为家畜,并把牛奶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使用牛奶作为祭品。